
东风派出所:守护文山繁华“心脏”的“平安密码”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和文山州公安局继续共同推出“忠诚奉献 铸就平安”派出所所长系列访谈,带您走进部分基层派出所,感受派出所民警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坚守与担当。
7月24日下午,文山市公安局东风派出所政治教导员向瑞、副所长郑海,走进文山州融媒体中心综合广播《972面对面》访谈节目直播间,讲述一个中心城区派出所如何通过改革和创新做好基层治理。
东风派出所始建于1952年,是文山州最早设立的城区派出所之一。辖区位于文山市中心,面积约为4.075平方千米,实有人口5.98万人(其中流动人口3.29万人),商户5000余家、出租房屋4949户、行业场所78家。
“辖区内商业圈、步行街、写字楼、老旧小区交织,面对复杂的治安形势,心里头总像绷着一根弦,最大的感受就是‘责任在肩,一刻不敢松懈’。”文山市公安局东风派出所政治教导员向瑞说。
辖区人员高度密集与流动性是东风派出所管理的两大“硬骨头”。“人员密集易导致矛盾升级扩散,流动人口多带来诈骗隐蔽、纠纷难调等问题。”文山市公安局东风派出所副所长郑海说,网约房、日租房信息更新滞后,消费纠纷调处需兼顾法律与市场规则,早晚高峰时警力调配更是精打细算。
为应对挑战,东风派出所创新治理模式。向瑞介绍,按照“有警接警、无警巡逻”的原则,将辖区划分为5个巡防网格,学校、医院、KTV、酒吧、烧烤摊等重点巡防部位实行“车巡+定点值守”相结合的勤务模式,确保警力跟着“风险点”走,出警速度明显提升,平均压缩到3分钟以内到达现场。同时,将出租房划分为“重点、关注、放心”三类,落实“红黄蓝”动态管控措施,涉出租房案件同比下降38.1%。
“我们通过‘智慧管理+科技赋能+多元联动’模式,精准破解管理难题。首先是靠数字化平台摸清底数,依托‘一标三实’平台,联合居委会、物业等错峰入户,同时推广‘彩云房屋出租App’引导房东自主登记,实现‘人来登记、人走注销’,做到了对出租房和流动人口的精准管控,登记率达98%以上,信息准确率100%。”郑海介绍。
在案件办理方面,东风派出所聚焦民生小案,建立“小案快侦”机制。郑海表示,针对群众最关心的盗窃、诈骗等案子,接警后第一时间固定证据,社区民警提供辖区线索,办案人员同步跟进,实现快速破案挽损。“上半年,辖区刑事警情同比下降61.63%,治安警情同比下降43.53%。”
东风派出所吸纳了300多名商场保安力量、小区物业人员加入“平安志愿者”群防群治队伍,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实战演练,并明确在巡逻防控、矛盾劝导中的职责任务,形成警民联动、齐抓共管的防控格局。“我们搭建联动平台,建立‘警格+网格+商圈’微信工作群26个,实现信息实时共享、矛盾实时推送、处置实时反馈。今年以来,通过群防力量提前化解纠纷127起。同时对复杂矛盾纠纷实行‘派出所+司法+信访+综治’组团式调解,疑难纠纷化解率100%,回访满意率100%。”郑海说道。
民警的“累并快乐”藏在细节中。郑海回忆说,民警顶寒风7小时寻回93岁走失老人,家属含泪紧握民警双手的瞬间,还有3小时追回被盗电动车,失主的惊喜等等,都让他们感受到再累也值得。
“未来,我们主要围绕‘更精准、更主动、更联动、更智慧’这四个方向前进,让辖区平安再上一个台阶。正如郑副所长所言,守着这方繁华,把群众的小事当大事办,用一天天的琐碎付出、点滴耕耘,换得大家行在途中步履从容、歇在檐下心底踏实。”向瑞说。
(记者:廖志文 实习生:银婷 李香)
(编辑:董飞 美编:冯蕾 二审: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