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顺堂:深耕十载综治情 春风化雨解纷争

发布时间:2024-07-22 15:22:37  

杨顺堂,汉族,55岁,中共党员,砚山县平远镇回龙社区副主任,从事基层工作24年,担任综治专干近10年,同时还分管食品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等工作。在过去的24年里,杨顺堂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为人民服务的决心落在实际行动上,更是用真心、耐心和责任心在综治岗位上深耕细作、春风化雨。

牢记嘱托,默默坚守不忘初心使命

“自从到社区工作,我就担任综治专干,始终牢记老书记的嘱托: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办其事,作为基层干部,最不能辜负的就是群众。”

杨顺堂满怀感恩地说:“虽然老书记已离开工作岗位多年,但他的话就像一盏明灯,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仍能激励我坚定前行。”从而立之年到两鬓斑白,杨顺堂把满腔热情倾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坚守,不忘初心,用脚步丈量着服务人民的责任,用实干诠释着基层综治干部的使命担当。

只要群众有诉求,杨顺堂总是随叫随到,面对群众的冷眼和谩骂,他也从不埋怨,更多的是理解和包容,“只要能帮助群众解决问题,我愿意当这个‘受气包’,听他们倒苦水、发牢骚也是我的工作。”

多年来,杨顺堂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老书记的嘱托,也正是因为他的这份持之以恒为民服务的决心,不仅得到了同事的赞誉,也获得了群众的认可。

春风化雨,真心实意为民纾困解纷

平远镇回龙社区共有1315户6086口人,户均耕地面积约32.79亩,群众多以种植烤烟、橘子为主,特殊的地理条件和人文环境让社区土地纠纷频繁,调解压力大。

杨顺堂常因工作“不着家”,家里的大事小事和孩子的教育全落在妻子身上,杨顺堂却只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常说:“有妻子做我坚强的后盾,我才能总把工作放在第一位”。

2024年5月5日上午,正值周末,本打算趁周末与妻子一同下地干活,突然接到群众电话称,田某某兄弟因为地界不清问题争得不可开交,双方情绪激动,有发生肢体冲突的风险。

杨顺堂顾不上跟妻子解释,扔下农具便赶往纠纷现场。

经了解纠纷具体情况后,几番劝说,双方火气丝毫不减,都只认死理不认法理,为确保双方人身安全,杨顺堂只得把当事人各自拉到一边,来来回回当起了“和事佬”,直至双方愿意心平气和调解,才聚拢协商,历时4个小时的调解,以情感人、用情解纷,最终促使双方化干戈为玉帛。

2024年以来,杨顺堂共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00余件,有效确保了回龙社区社会治安的和谐稳定。

法法相融,多措并举助力法润人心

“要想治安好,提高群众法律意识至关重要”,为有效营造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浓厚氛围,杨顺堂和社区干部认真收集群众所需,认真分析村组人文特点,以“一村一方法、一村一对策”的方式,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通过组织主题党日活动、召开群众会、特殊人群入户走访等形式,利用智慧小广播、公示栏等传统媒体,借助村组、网格微信工作群等新兴媒体,线上线下齐头并进开展普法宣传,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以案说法、以理讲法,想方设法让法律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让群众切实成为学法受益者。

2024年以来,杨顺堂共组织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50余次,转发普法视频70余条,入户走访特殊人群330余人次。

“今年以来,社区群众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不断提高,部分群众有了从害怕走司法程序到主动通过司法程序解决问题的思想转变,有效降低了群众矛盾突然激化的风险。”杨顺堂满怀信心地说。

一份坚守,一份担当,一份情怀,须臾不离。回望近十年的综治专干生涯,杨顺堂用平凡的人生书写着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用朴实的行动诠释着一线综治干部的初心使命,用榜样的精神深耕细作、攻坚克难,让群众满意,让人民安心,共同建设我们的美好家园。

(来源:砚山县综治中心)

(编辑:董飞 排版:张振飞 责编: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