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贤调解超市”开启基层治理新模式
“有人在我家地里种桉树,有产权争执,我想来乡贤调解超市请调解员帮我调解一下”“您看看需要哪位乡贤工作人员为您作调解……”
近日,文山州富宁县者桑乡平安村委会“乡贤调解超市”受理了村民王某的纠纷诉求“订单”,因涉及到林权纠纷,村一级“接单”后上报乡综治中心,由乡级综治中心整合力量“派单”调处,最终双方达成和解。
近年来,富宁县者桑乡认真学习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顺应社会矛盾新趋势,结合农村实际探索创建“乡贤调解超市”,构建“一站式受理、点单式服务、面对面解忧”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多元化解机制,全面开启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2.0版本”。
全方位“建库”,备足“超市货源”
由乡党委、村党总支牵头,建立由行政力量(综治中心、人民调解员)、司法力量(司法所、基层派出所、基层法庭干警)、道德力量(威信高的乡贤能人、法律明白人)三方力量组成的“超市资源库”,整合吸纳各类调解人员100余人。同时突出服务理念,将一站式“乡贤调解超市”建在群众家门口,制作调解员公示牌,便于群众自主挑选放心、信任的调解员来调处村内各类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持续完善功能,打破行业壁垒,在化解矛盾纠纷时综合运用讲理说法、法治教育、道德评议、政策引导等举措,规范工作流程,结合党建引领“四必到、五必访”动态掌握情况,及时上报,推动人民调解与各方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从“单兵作战”变“联合作战”,形成强大合力。
高效率“出库”,提供“点单服务”
实行“订单式”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以“订单式”供给为群众提供“定制式”服务,方便群众表达和解决诉求,使调处工作更加精准高效。群众进“超市”,选择调解员,工作人员现场派单,调解员接单后对简单易处理的事件现场答复处理,对相对复杂需要多方协调调查的问题,限定时限统筹解决至调处结案。对排查发现可能引起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的矛盾纠纷以及调解不了、无法导入其他法治轨道解决的矛盾纠纷,及时上报乡综治中心,乡综治中心登记在册及时协调,规范分流,落实稳控疏导措施,严防矛盾纠纷激化升级。截至目前,“乡贤调解超市”共接待来访群众80余人,办结各类服务64件,在办3件。
常态化“充电”,提高“商品质量”
通过专家授课、以会代训、交流研讨、案例评析、现场观摩等方式,重点开展政策理论、法律法规、调解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法治素养,提升调解员能力素养和服务水平,结合“万名党员进党校”、法律明白人课堂等,共开展培训5期300人次。
坚持“法理情”融合,灵活运用多元调解技巧,达到“案结事了”的调处效果,同时注重将调解与普法宣传相结合,践行“每一次调解就是一场普法”的理念,引导群众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意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遵法、学法、守法、用法,乡贤调解能力不断提升,农村自治水平不断提高,一网兜住烦心事,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者桑得到具体实践。
(来源:文山州委政法委)
(编辑:李娟 排版:冯鹤 责编:关韦伟 终审:资云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