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沁:不忘初心铸警魂 “沁人心扉”育新生

发布时间:2024-04-12 16:23:21  

覃沁,中共党员,云南省文山监狱三监区副监区长,参加工作15年来,坚持务实重干,燃烧青春激情,写下了一个个平凡而朴实的故事。他曾被云南省监狱管理局评为“个别教育能手”,并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

他工作激情满满

覃沁作为监区党支部组织委员,尽心尽力当好“参谋员”,认真落实“支部服务网格”的“分监区模式”,有效推动分监区情况掌握、问题解决和工作开展。尽职尽责当好“联络员”,先后策划组织党支部“党员故事会”“青年大讲堂”及志愿服务、爱心帮扶、主题党日等活动。率先垂范当好“示范员”,监区改造罪犯的各个现场都可以看见他忙碌的身影,“这个任务交给我”“那名罪犯让我先来和他谈谈”……这些是覃沁在工作时常说的话。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覃沁作为分管教育改造工作的副监区长,经常和监区其他民警交流如何提升罪犯课堂教育水平,总结教学中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他精心制作的从红军长征到新时代“西畴精神”、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到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从犯罪危害到正视改造等教育课程内容通俗易懂、寓意深刻,让罪犯深受教育,深得罪犯欢迎。罪犯纷纷表示,他讲的课贴近实际,话风幽默,大家都很爱听。

在丰富监区罪犯文化活动上,覃沁也是尽心竭力,不断创新。如依托监区“爱心帮帮团”、兴趣小组、读书会等载体充分调动罪犯参与文化活动积极性,努力提升罪犯改造质效。

改造一名罪犯就是重塑一个灵魂,用真诚和耐心感化

覃沁喜欢研究罪犯改造心理,善于从罪犯个体成长经历、家庭环境及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罪犯改造行为和心理,通过有效方式找准问题根源。

罪犯马某,因报复前妻触犯法律而入狱。覃沁在与马某的一次谈话中发现马某还陷入在仇恨与改造的矛盾中。覃沁对马某说:“咱们换位思考,如果有人这样报复你伤害你,你会是什么感受?”在覃沁的耐心教育引导下,马某终于打开心结、卸下包袱、消除怨恨,给前妻写了道歉信。在得到前妻谅解后,马某激动地对覃沁说:“谢谢警官,是你让我学会放下,现在我感觉轻松多了,我一定会好好改造。”

罪犯普某,与家人关系冷淡,有抗拒改造的行为,教育改造难度大。覃沁主动电话联系普某的父亲,普某父亲态度生硬地说:“我没有这个儿子!”覃沁没有放弃,持续耐心地与普某的父亲讲述普某的改造现状,希望得到普某家属的支持和参与。经过和普某父亲多次沟通后,其父终于答应到监狱会见普某。后来,普某的改造态度发生较大转变,积极改造,没有再发生抗拒改造的行为。

从细节入手,帮助监区年轻民警成长成才

“传帮带”工作是文山监狱的优良传统,覃沁用自己总结的方式方法积极帮助监区年轻民警快速成长。罪犯改造现场管理、大课教育、个别谈话教育、制作执法文书……从工作业务指导到工作经验传授,覃沁都细致入微,毫无保留。

年轻民警小李参加工作不久,对监区一线的工作要求、压力一时难以适应,在良好工作习惯养成上存在一定差距。覃沁就从监狱管理制度、工作标准等方面讲起,辅之以精神鼓励、心理疏导,悉心帮助小李,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李逐步进入工作状态。事后,小李感激地说:“如果没有覃沁副监区长的倾心帮助,我可能还要走不少弯路。”

“小王,这个区域要仔细检查,不能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在监区巡查过程中,覃沁总是会提醒年轻民警要把注意力放在细微之处。有时对于年轻民警的不解,他会耐心讲解,提醒教育年轻民警只有留心于小事,关注于细节,才能发现隐患、消除风险。

覃沁的故事,在平淡中充满温情,用坚守书写了忠诚。他勇于担当奉献的故事,还将继续。

(来源:文山监狱)

(编辑:周秋 排版:陆军 责编:侯佑琴  终审:资云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