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模范调解员”陆辉,下足“小功夫”化解大矛盾!
“勤排查排查、多问一问群众、常跑一跑村寨一线,把矛盾纠纷消除在初发阶段,这样,大的矛盾纠纷就会少很多。”这是文山州文山市薄竹镇司法所所长、人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陆辉多年来的调解工作心得,也是薄竹镇矛盾纠纷持续稳中有降的“密码”。
“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陆辉坚持把普法宣传作为调解的基础工程来抓,特别是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他认真分析薄竹镇近年来治安、刑事案件及矛盾纠纷类型,将普法对象精准划分为八种类型进行精细化普法;将矛盾纠纷较多的村组划定为重点普法区域,开展“八个一”活动,主要包括一天一次广播听普法、一周一期微课堂学法、一月一次开门大接访化解矛盾、一月一次大走访排查风险隐患等,有效提升了辖区群众法治意识,夯实了人民调解工作基础。
2023年以来,组织开展法律明白人法治培训3期,培养专业的法律明白人120余人。目前,法律明白人参与初期矛盾纠纷调解30余起,为村组的平安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两年来,陆辉组织调解民间纠纷200余起,成功调解194起,调解成功率达97%。
“群众反映到司法所的矛盾纠纷,自己必须到场组织调解;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自己必须参与调处;村组要求司法所参与调解的,自己必须到场参与调解。”这是陆辉给自己定的矛盾调解规矩。
除此之外,但凡挤得出时间,他就往村寨跑,到老百姓家走走串串,这也是陆辉到薄竹镇任职司法所所长以来要求自己做到的。他说,这样能真实了解到民情民意,交的群众朋友多了,对矛盾纠纷的调解十分有利。
在走访中,陆辉了解到,薄竹镇牛克村李某与其姐姐因土地纠纷,于2022年10月将其姐姐起诉至文山市人民法院,李某诉求被法院驳回,判定其姐姐侵占行为不成立。后李某不服,于2023年2月又向文山州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被文山州中级人民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败诉后李某一直与其姐姐争执,相互铲除对方在土地内栽种的农作物,导致土地无法正常耕种,双方情绪激动,极有可能导致事态升级。
了解情况后,陆辉积极组织镇相关部门、村干部深入村组进行调查。李某认为,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有自己的名字,就该享受该土地的使用权;而李某姐姐认为,自己赡养老人,承包土地的继承就该由自己继承。一个占了“法理”,一个占了“情理”,双方争执不下。
为切实调解纠纷,陆辉发挥人民调解“柔性”化解纠纷作用,通过讲亲情故事、讲法治故事,一点一点感化当事人,连续5次到当事人家做工作,在陆辉的感化下,姐弟的感情逐渐得到弥合修复,最终同意达成调解协议,申请变更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
(来源:云南政法)
(编辑:谢思思 排版:向传帅 责编:关韦伟 终审:资云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