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山州人民检察院:“移动小课堂”推进普法深入基层
自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以来,文山州检察院发挥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协作优势,打造村干部“带路”、驻村工作队主讲的法治“移动小课堂”,采用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教学方式,推动法治教育进村组、进农户、进校园。
坚持抓全抓实,推动法治教育进村组。把握农活闲暇、民族节庆、聚会聚餐三个时间节点,依托活动室、院坝凉亭、村口树脚三个群众常聚集地点,打造农村法治“移动小课堂”,将法治教育搬到“饭桌上、活动室、板凳中”,做到了“群众在哪里、法治课堂就开到哪里”,使法治教育延伸到农村治理末端,让法治教育渗透到群众生产生活各方面。通过“线下”院坝会,“线上”微信群开展“法治大讲堂”35次,受教育2560余人次,群众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显著增强。
坚持抓细抓重,推动法治教育进农户。立足群众需求,探索“精准滴灌”式农村普法宣传方式,下沉农户家中收集群众法律知识盲区、误区,汇总形成普法教育重点选题,针对群众关心的婚恋纠纷、山林纠纷、邻里矛盾等问题,通过专业知识讲解、典型案例分析的“沉浸式”教学方式“送法上门”20次。紧盯农村“八类特殊群体”,对接镇司法所,掌握重点群体基本情况,利用日常走访、入户“夜谈”等形式为重点人群精准提供有效服务,各类普法重点对象学法、守法意识明显提升。
坚持抓早抓小,推动法治教育进校园。关心关爱农村青少年儿童群体,借助学校开学、“儿童节”“宪法宣传日”等契机,围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生活常见违法典型案例,推动“法治课堂”进校园6场次。聚焦预防青少年犯罪、校园暴力和欺凌、沉溺手机等问题,依托“儿童之家”,利用情景假设、以案说法等方式,融合“问答式”“抢答式”等教学模式,打造法治意识培育特色课程,受教育师生600余人次,为学生扣好了法治“第一颗扣子”。
(文山州人民检察院)
(编辑:郭韦 排版:张振飞 责编:郑泽娅 终审:资云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