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关县检察院强化党建工作夯实发展根基
见第一就争 有红旗就扛
“紫映雄关,检院扬威,誉满骏城”,这是当地一位作家对马关县检察院的赞誉之词。
近日,记者慕名走进马关县检察院。“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全国检察系统集体一等功”“全省先进基层检察院”“全州检察机关先进集体”“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廉政文化进机关州级示范点”;查办的案件被高检院、省检察院评为“十佳诉讼案件”和“十大精品案件”;1人荣立一等功,2人荣立二等功,3个科室荣立集体三等功,多人受到省院表彰……悬挂在该院党建展览室墙上这些沉甸甸的荣誉,令人肃然起敬。
一个地处边关的检察院为何能30年如一日保持先进,获得如此多的荣誉?马关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郑传达告诉记者:“我们检察院始终坚持强化党建工作夯实发展根基,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党的建设,以党建带队建促业务,将政治优势转化为业务发展优势,这是马关县检察院实现持续发展进步的重要法宝。”
破解发展难题——
探索新路径 把好方向盘
骏马奔驰保边疆。马关县检察院似一匹骏马在祖国西南边陲奔腾。这里位置偏远,但标准不低。这里环境艰苦,但作风不散。这里任务繁重,但党建引领。马关县检察院弘扬“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以争创“全国模范检察院、全国文明单位”为统领,实施新时代国门强检战略。具体就是树牢爱国意识、坚持国家标准、体现国门特色,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以队建促业务,推进政治建检、履职树检、公信立检、素质强检、创新推检,以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当好“纪律部队”和“安全卫士”。
创新和竞争是任何事物不断前进的动力。没有创新,没有竞争,党建工作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5年前,党建规范化建设评比标准还未出台,该院党支部侧重完成日常性的党务工作,存在着党建和检察工作“两张皮”现象。随着形势的发展,一般性的党建工作已不适应机关工作的要求了。
近年来,马关县检察院党组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探索推进“六点一线”党建工作路径,以增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核心点、以思想建党为出发点、以干部队伍建设为关键点、以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落脚点、以推行党建新模式为突破点、以探索党建新路径为切入点,以党建工作责任制为主线,努力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
党的十九大以来,马关县检察院强化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采取专题培训、主题宣讲、集中开展13期、人员全覆盖的专题轮训,打造“纸媒+维端+线下”三维一体学习平台、策划“传承红色基因,打造国门形象”宣传教育活动。他们不断创新管理机制,研究制定了《党支部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党支部工作细则》《党员工作讲评》《党员谈心》《党员联系群众》《和边境线上党组织互帮互助》等一系列制度,并且做到了狠抓落实,落地有声。
把好方向盘,立起指挥棒。马关县检察院党组每年与党支部书记签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书》,层层压实责任。制定《党建工作责任制管理办法》《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评价管理办法》,形成了可量化、可考核、可追责的党建工作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年年开展党支部书记、党小组组长述职评议和“两个责任考评”,考评结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构建起“压实责任——量化考核——反馈整改”的党建工作闭环。
党建强,发展好。2017年以来,马关县检察院共办理涉黑涉恶案件4起,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党员干警始终发挥了表率作用,受到高检院、省委政法委和省检察院的充分肯定。侦查监督工作、刑事执行检察工作位居全州条线业务考核第一名,驻所检察室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定为“一级规范化检察室”,近几年,在全州检察业务考核中,马关县检察院均名列前茅。
破解落实难题——
支部在一线 活动常开展
检察机关开展“党徽闪耀践忠诚,党旗飘扬保国门”主题活动,坚持支部建在处室、建在办案一线,确保办案一线延伸到哪里,组织生活就跟进到哪里。及时调整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在以检察官为核心的办案组织中建立党小组,在长期外出办案的人员中成立临时党支部,统筹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就连抽调到上级院参加办案人员,都按要求参加上级院办案组织党支部生活,确保办案一线延伸到哪里,组织生活就延伸到哪里,把检察机关的每根“神经末梢”都打造成锐意改革、攻坚克难的前沿阵地。
典型在一线树立,力量在一线凝聚。马关县检察院率先推广把党支部建在打击涉边犯罪案件、专项立案监督活动、驻村扶贫工作队等重点工作一线的做法,把党的领导与各项重点难点工作结合起来。临时党支部以“硬要求”“硬作风”打好攻坚战,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引领示范、组织发动、团结群众、攻坚克难等方面的作用。为了提高党员干警参加支部活动的热情,创新制度建设,建立了“我来讲党课”等制度,由党员干警轮流主持党小组会议,一次会议一个主题,倒逼学习方式,提高了学习效果,党员参加支部活动积极性也得到了增强。
搭建服务党员、温暖人心的党建平台,努力让“主题党日”实起来、活起来、严起来,激活基层党组织“神经末梢”。
目前,马关县检察院党组、党支部围绕不同主题已开展了数十次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党日活动。
去年建军节前后,院党支部组织党员开展了“重走边关路,红色铸传承”主题党日活动,在界碑前,重温入党誓词,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开展主题座谈,与部队、乡镇党组织建立联建联教联学联防协作机制,进一步增进了了解和感情。
推进平台建设,以温暖凝聚人心。该县检察院坚持把党性教育抓在日常融入经常,把核心价值理念融入检察精神血脉,把支部政治服务功能融入严管厚爱,不断增强组织磁性,凝聚党员干警围绕在检察事业的中心工作上。
激发争先创优,党建与业务同考核。今年以来,将机关党建工作纳入该县检察院内部部门工作考核排名,坚持业绩标准,进一步发挥党建工作的核心引领作用,激发党员斗志,有效调动大家争先创优的积极性。
“法制进校园”活动是该县检察院年年坚持的一项重点工作,为此,他们设立“启航”未检临时党支部,按照“捕诉监防”一体化的办案模式,与县司法局、公安局等部门,在县民族中学建设法制文化广场和未成年人警示教育基地,万余名师生受到常态化警示教育,有效防范了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和校园周边地区和谐稳定。
支部带着任务走,群众跟着党员干。像“启航”未检临时党支部这样,根据该院党组要求,在各个重点任务上建立临时党组织,以工作范围为活动阵地,做到一个支部一块牌子,一个队伍一面旗帜,把党建工作与完成任务有机结合,实现目标同向、学习同抓、工作同步、责任同担,做到“任务不完成,支部不解散”。各个任务上,做到一名党员一枚党徽一个党员证,党员组织关系挂靠临时党组织,参与临时支部的“三会一课”等组织活动,除重大活动外,不再参加原支部组织生活。制定“党员践诺进度表”,列出党员在完成任务中现实表现、工作实绩、发挥作用情况。超过半年的重大任务,年度民主评议意见以临时党支部评议意见为主要依据。
边境县城食品药品安全、历史遗留尾矿问题、垃圾处理、水源点保护、生态治理等20多件环保督查公益诉讼案;马关县城安平广场10多个住户侵占了400多平方米绿化面积,检察院发出检察建议给住建局进行了整改;一家开发商10多年欠缴国有土地出让金达1亿3千多元,检察院发出检察建议,目前已追回5千多万元,等等这些都是院党组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攻下的难关。
去年4月以来,该院的马开飞和陈娇娇等同志被抽调参加办理备受关注的文山州扫黑除恶首件涉黑“4.29”案件,参与数量梳理、调查取证、证据审查等大量工作,没有假期,没有周末,他们已习以为常,有时还会通宵加班。马开飞作为参办重大案件的新人,压力巨大,最大的感受就是紧张。现在回想起来,他体会最深的就是由于党组织的凝聚力和老党员的传帮带,才使他圆满完成了任务,让他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破解动力难题——
立起好样子 放飞强检梦
么龙行政村是拳王熊朝忠的故乡。马关县检察院的挂钩扶贫点就在这里。挂钩扶贫3年多来,修建了上漫瓦到水头入村道路,龙山边到下漫瓦4.5公里水泥路,挖通了水头寨至石头寨生产道路,维修了4公里长的灌溉沟渠,600余亩农田得到有效灌溉,炭底村小组入村公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
壮家苗寨经常有一位老大哥的身影,他就是马关县检察院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吴涛。这名老党员驻村3年来,舍小家顾大家,妻子生病住院4个多月,他没有请过一次假。但是贫困群众生病、孤儿生活困难、贫困户落户、孩子上学等等,只要是贫困户的事,他都竭尽全力去做。
一颗赤心忠诚党,一身检装守边疆。像吴涛这样的优秀共产党员在马关县检察院立起了好样子,在群众中树立了好形象。
多年来,院党组坚持抓党支部建设首先要从每一个党员抓起,从树起先进性的具体形象着手,叫响“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口号,设立党员先锋岗,使每一名党员当先锋、树旗帜,有效解决了动力不足问题。把加强党员学习教育、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制定和完善了《党员经常性教育》《党员思想汇报》《党员学习》等系列制度,组织开展了“一学习、双培养、大练兵”活动。即每月开展一次集中学习;利用干部教育工作平台,把党员干警培养成为业务骨干,把业务优秀骨干培养成为党员;有计划地组织党员和干警开展岗位大练兵和业务技能竞赛活动。引导党员始终做到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保证先进性,以良好的人品修养升华先进性,以昂扬的精神状态体现先进性,以扎扎实实的工作实践先进性。他们还开展了“入党时向党承诺了什么,入党后做了什么,现在还差什么”实话实说大讨论,教育党员进一步弄清“入党为什么、党员干什么、先进是什么”的基本道理,努力营造“讲学习、求知识、争先进、强素质”的浓厚氛围。
凭素质立身、凭本事吃饭、凭实绩进步。通过这些小而实的做法,有效提高了党员干警的业务水平和办案能力。近年来,该院先后取得了全州公诉人辩论赛第一名,“文山 百色”公诉人对抗赛三等奖的优异成绩,涌现出了龚敏、陈娇娇、苟坤嬉等省、州优秀公诉人,“苗家好男儿”邹正忠、吴涛等一批优秀共产党员。
记者采访过程中,遇到检察长郑传达刚从扶贫点回来。据了解,为了使扶贫工作真正达到“三精准三落实”,郑检察长这次到扶贫点一住就是20多天,跑遍了么龙行政村的17个村小组。白天进村入户走访了解情况,晚上召开群众会、党员大会、临时党支部会研究对策措施,以自己务实的行动和举措赢得了群众的称赞。
副检察长兼党支部书记钱加相,是当地人,到了检察院就没有挪过窝。办案中遇到同学、熟人多,“人没见,电话就来了”,面对说情风,他都能坚决抵住,依法依规办案,几十年如一日保持一名共产党员的浩然正气。
刑事执行检察官兼党支部副书记高忠宏,经常加班加点工作,党务、业务两不误……
党员形象好,群众干劲足。给贫困村捐赠儿童之家,搭建爱心小屋;志愿者服务;演讲比赛……只要是党支部组织的活动,大家都愿积极参加。今年9月份在县城水源点植树造林,案件管理部主任黄春萍坚持到中午12点才回去给孩子喂奶,她说,党员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要向他们看齐。
根据检察工作的特点,他们实行了严格的考评激励机制,创造性地修订党建竞赛评分细则,每季度在党小组中开展政治学习、党务工作、制度执行、模范作用、推动工作五个方面的量化评比。同时结合每月在科室中开展综合性工作民主评比,由院领导和中层干部当场打分。把业务量化评比的成绩纳入党建推动工作的评分,检察业务工作并入了党内竞赛轨道,两项活动有机结合,两种创建活动协调推进、相互促进,互动发展,进一步提高了整体工作水平,实现了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良好格局的形成。党员干警工作成绩突出,被上级评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的,制作荣誉榜,树立典型,努力营造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科室量化评比获得前三名的在全院通报,并给予适当奖励,最后一名的要说明理由,并提出努力方向。年终对党建工作进行总评,对先进党小组和优秀党员颁发奖牌、证书及适当的物质奖励,做到责任与效益挂钩,充分调动了党员工作的积极性。同志们说:奖优罚劣,正气上升了。这样量化式地开展学习工作,效果明显,看得见,摸得着,思想觉悟提高快。该院曾有个别老干警思想有些消极、工作拖沓、纪律较松懈,郑检察长通过和他们谈心,消除他们的思想疙瘩,老同志们干劲都被调动起来了,精神振奋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受到了同志们的好评。
谈及未来发展,郑传达检察长表示:“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抓基层、打基础、强业务,真正把党员团结起来,把群众凝聚起来,把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出来,为争创全国模范检察院提供力量源泉。”
置身于马关县检察院大楼,检察文化、廉政文化、党建文化等在各楼层体现。在这里,记者感受到一种信心、一种力量、一种希望。
(记者 边富斌)
(编辑 侯佑琴)
(审核 资云波)
请输入验证码